病毒肆虐,每一個變化的數(shù)字都敲動我們的心弦,各種信息撲面而來。對每一個普通的人,被隔離觀察的人群來說,每個平凡的日子都極其不同尋常。
面對危險或者災難,不自覺會感到無助、不知所措、恐慌,有些人會失去基本的判斷力,情緒、思維、生理、行為等方面表現(xiàn)異常,某些心理疾病危害甚至不亞于病毒本身。
國家衛(wèi)健委日前印發(fā)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》,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。
普通民眾:“如何消除過度恐慌?”
解答:“應對恐慌,我們需要的是耐心與行動,不要讓疫情影響正常的作息。”
普通民眾應對疫情,應該做些什么?
尊重醫(yī)生的建議、國家的倡導,是首先應該做的事情。應對恐慌,我們需要的是耐心與行動。不要讓疫情影響正常的作息,有充足的睡眠與作息,用健康的生理與心理,共渡難關(guān)。
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(tài),將不僅有助于自身免疫力的提升,更能幫助身邊的人穩(wěn)定情緒、緩解焦慮。我們可以從網(wǎng)上搜索一些科普信息來了解疾病的來龍去脈以及傳播途徑等,這些知識能幫助我們了解疾病本身,減少未知帶來的失控感與焦慮感。
主動創(chuàng)建給自己提供心理支持的環(huán)境,而非讓情緒役使自己。與此同時,密切關(guān)注親友的心理及生理狀態(tài),以防過激行為,以及患病后失去最佳救治時間。更重要的是,應該提醒身邊信息不夠靈通的老人,告訴他們疫情的嚴重性,提醒他們做好防范、減少出門、戴好口罩等。
被隔離者:“失控感怎樣化解?”
解答:“在這個意外來臨的假期里面,即使喪失了一定的自由,也能收獲別樣的成果?!?/strong>
醫(yī)學隔離人群應對疫情,應該怎么辦?
信心是黃金。請保持必勝的信念和信心。同時,在心理上主動做好充分的“長期抗戰(zhàn)”的準備。
第一,流行性病毒傳染的防控治理需要一定時間。主動調(diào)整自己的心理預期,提醒自己要耐心,這并不是短時間能完事的事情。
第二,有意識地主動選擇、篩選信息。在閱讀信息時,可以有意識地選擇性攝入此刻自己需要的,有正面幫助的信息,減少閱讀過度情緒暴露和喚起的文章,控制自己的無謂的情緒性消耗。
第三,接納已經(jīng)存在的各種情緒。前面提醒大家避免過度情緒暴露與喚起,但是請注意,并不是建議大家“不應該有情緒”。我們需要學習識別,然后接納自己的情緒;需要允許自己,也同時允許別人的各種情緒反應。
這段被隔離的時光如何過得更有質(zhì)量呢?要看的電視,要寫的書?此刻,你真的有時間了,快去做吧!在這個意外來臨的假期里面,即使喪失了一定的自由,也能收獲別樣的成果!